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辨证录·受妊门》。指无子女。参见不孕条。
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卷五十六方。紫草茸、当归、木通、生地黄、白芍药、连翘、牛蒡子、山楂、桔梗、黄连、黄芩、人参、黄芪、灯心。水煎服。治小儿痘不如期灌浆,板硬干黄,或灰滞紫黯干枯者。如形壮实者,去
综合性医书。5卷。清邹承禧撰于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。卷1妇儿例,卷2真字例,卷3风暑例,卷4古人转手例,卷5考订药味机窍、新方药窍等内容。作者撰写此书,参阅医籍文献不下数百种,并附张仲景、叶天士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狗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。详见金元四大家条。
《说文解字》:“,……,一曰耳门也。”参见耳门条。
病证名。指呕吐食物和血液之症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:“病者心下满,食入即呕,血随食出,名曰血呕。此由瘀蓄冷血,聚积胃口之所为也。”详蓄血吐血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鼠妇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