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因出血过多所致的眩晕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源流》:“失血眩晕,或吐衄太甚,或便血过多,或由伤胎,或由产后,或由崩漏,或由金疮跌扑、拔牙。往往闷绝,不省人事。”治宜补血益气。用芎归汤、归脾汤、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棉花壳,详该条。
①十四经穴的简称。见该条。②五输穴之一。出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。五输穴之一。十二经各有一个经穴,即经渠(肺)、阳溪(大肠)、解溪(胃)、商丘(脾)、灵道(心)、阳谷(小肠)、昆仑(膀胱)、复溜(肾)、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厥阴络脉,见该条。
书名。8卷。清·程杏轩辑。刊于1826年。本书系《医述》第5~12卷。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疾病证治。每一病种,选列《内经》、《脉经》及后世有关医论,记述病名、病因、病状、治法及方剂,间附医案。眉目
【介绍】:上古时代药学家。相传为黄帝之臣,从事采药,著有《采药录》等,对药物性味及作用有所叙述,原书已不传。
跗骨的别名。详该条。
收敛阴气的治法。适用于阴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证候。如热性病热退身凉,余邪已清,但夜间还有虚汗,可用山茱萸、五味子加入止汗剂中。
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吸入药物的烟或蒸气进行治病的方法。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日久,用款冬花末卷作纸烟状,点燃吸烟。喘息性支气管炎,用闹洋花制成烟卷,吸入平喘。产后血晕,用铁块或木炭烧红,投入醋内,使产妇嗅闻到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