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液
即涕。详该条。
即涕。详该条。
即天庭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五官已辨,阙庭必张。”详天庭条。
渴证之一。指吐、泻之后,津液耗伤所致的口渴症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九:“霍乱吐利之人,重亡津液,则脏气不和,上焦热,津液不足,故霍乱而烦渴也。”《症因脉治》又分为外感霍乱烦渴和内伤霍乱烦渴两种。外感霍乱
古病名。出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。多因积于腹中之寒气上逆所致。证见脐周绞痛,恶心,胃脘疼痛,吐出冷涎,四肢厥冷,脉象虚大等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七:“积气在腹中,有厥气,名曰厥疝,言脾受肝尅,气逆上升,《宝鉴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医生。字建中。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年轻时因考科举不中而钻研家藏医书,尤其注意痘疹科,并有研究。认为痘疹之流行和诊治与天时运气关系密切,如泥守古法成规,常常贻误病情
①属于阳气的一种。生于水谷,源于脾胃,出于上焦,行于脉夕卜,其性刚悍,运行迅速流利,具有温养内外,护卫肌表,抗御外邪,滋养腠理,开阖汗孔等功能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卫气者,所以温分肉,充皮肤,肥腠理,司
①正、反两大治疗法则的别称。用药逆证候而治者为逆,从证候而治者为从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逆从者,以寒治热,以热治寒,是逆其病而治之;以寒治寒,以热治热,是从其病而治之。”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逆者正治,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胡黄连之简称,详该条。
喉科病名。多由风邪犯肺,肺气闭郁致喉内色暗红而出现白点者。《喉科种福》卷五:“喉内红色暗而不鲜,于暗红色中,现出白点,疼痛而痒。服广笔牛子汤(生地、牛子、元参、射干、连翘、花粉、甘草、僵蚕、浙贝)”加
【介绍】:见李杲条。
施今墨经验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黄芪、枸杞子、葡萄干、紫河车、茯苓、丹参、何首乌、桑椹。丸剂,每服6克(60粒),一日二次。功能补固精气,通调脉络,抗老防衰。治脏腑功能减退、精神气血损耗所致的早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