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黄帝

黄帝

传说中我国古代原始公社时期黄帝族的首领,也是汉族(华夏族)的祖先,原姓公孙(一说姓姬),名轩辕,号熊氏。古代相传黄帝为我国文化之创始者,举凡兵器、舟车、弓箭、衣服等,皆为黄帝所作,其中也包括医药。据古医书记载,黄帝曾与其臣子岐伯伯高少俞桐君等医家讨论医药,而创造医药。因此,有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黄帝外经》、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、《黄帝针经》、《黄帝明堂经》和《黄帝甲乙经》等,均托名黄帝之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湿化

   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太阴司天为湿化。”太阴属土主湿,故太阴司天则湿化。

  • 甴甲(zā yā)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甴甲,广东方言,指蟑螂。甴甲草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肺虫病

    病名。九虫病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九虫病诸候》。《普济本事方·诸虫飞尸鬼疰》:“肺虫如蚕。……惟肺虫为急,肺虫居肺叶之内,蚀人肺系,故成瘵疾,咯血声嘶,药所不到,治之为难。”参痨虫病条。本病与肺吸虫病

  • 脾气实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六。即脾气盛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脾气虚,则四肢不用,五藏不安;实则腹胀,泾溲不利。”详脾气盛条。

  • 舌边

    舌的边缘。属肝胆。色赤为肝胆有热,有瘀点多主内有蓄瘀。

  • 中恶霍乱

    病名。指霍乱由感受污秽毒气所致者。《圣济总录·霍乱门》:“中恶霍乱者,客邪内干,正气暴乱,使胃中食物不化,气道否结,不得宣通,令人心腹卒痛,吐利烦闷,甚则精神冒昧,靡所知识。”治用十香丸、丹砂丸、桃枝

  • 大肠手阳明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阳明大肠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合治内腑

    针灸术语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荥输治外经,合治内腑。”合,指下合穴,即六腑有病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。如胃病取足三里,大肠病取上巨虚,小肠病取下巨虚,膀胱病取委中,三焦病取委阳,胆病取阳陵泉等

  • 清火消丹汤

    《外科真诠》方。生地黄、牡丹皮、玄参、牛膝、赤芍药、天花粉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丹毒热在胆经,色赤,陷于皮肤之内,灯下视之如纱裹朱砂。

  • 土甘草豆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相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