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黄草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紫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紫堇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有的药物用火煨去油,如肉豆蔻可用湿纸包裹火煨去油。有些不宜火煨去油的,如巴豆、续随子等,可放在吸水的纸内压榨去油,或研细加水,待油浮起,倒去水和油便得。其目的在于减低药物的烈性或毒性。
即阴囊。《寓意草》:“少腹有疝……,坠入睾囊甚易。”
又名刺痧法。主治实热痧毒深入血肉中,有青筋、紫筋现于肘弯、腿弯者。用消毒三棱针于曲池、委中直刺或斜刺,放出紫黑血,使痧毒有所泄,然后根据痧症用药。若未现痧筋者,可用手蘸水拍之即现。余如手足十指尖或指背
病证名。同多卧、多眠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:“多寐,心肺病也。一由心神昏浊,不能自主;一由心火虚衰,不能生土而健运。其原有如此者,试言其症状。体重或浮而多寐,湿胜也。宜平胃散加防风、白术。
【生卒】:五世纪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南齐医家。出身世医,于465年撰写《疗妇人瘕》、《药方》等书,均佚。还撰有《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》,后世演变成针灸学中的一个流派。
病名。指咳嗽而声音嘶哑者。因邪郁于肺,肺气闭塞,或肺脏虚损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咳嗽》卷二:“哑嗽。气促满闷失音,通声煎;肺实痰壅,宜杏、桔、蒌、橘、贝、枳、竹叶之属;肺虚喉燥,宜生脉散加玉竹、款冬花、蜜
见痧症全书条。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圆翳外障,薄而且圆,其色白,大小不等,十有九掩盖瞳神,亦名遮睛障。即圆翳外障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即疠风。详该条。
《医学从众录》卷八方。乳香、防风、知母、陈皮、木通、香附各一钱,没药、川芎、甘草、当归、贝母各五分,薏苡仁、金银花、栝蒌仁各二钱,橘叶二十片。水、酒各半煎,食后服。治乳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