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水肿病属虚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水肿病诸候》。多因平日身心操劳,或酒色过度,日积月累,病起于渐。《医宗必读·水肿胀满》以阴证多寒,寒证多虚。先肿于外而后胀于里者为虚;小便清白,大便溏泄者为虚;
即心气实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心气虚则悲,实则笑不休。”参见心气盛条。
《婴童百问》卷六方。阿胶(蛤粉炒)、马兜铃、炙甘草、半夏(姜汁浸三日,炒)、杏仁(去皮)各一两,人参五钱。为末,每服一钱,水煎临卧食后服。治咳嗽哮喘。若心嗽面赤或汗流,加葛根煎服;脾嗽不思饮食或恶心,
秋季的正常脉象。毛,轻微而浮之象,秋季阳气开始收,脉象搏动相应地减弱而稍浮。参毛脉条。
出西晋·崔豹《古今注》。即赤芍药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严用和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三。即颏痈。见该条。
面色憔悴无华。为慢性病容,系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。
参见高憩云外科十种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旋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