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黑夜精明证。详该条。
霍乱专著。撰人未详。刊于光绪九年(1883年)。书论霍乱吐泻、四时疫气均系温暑湿热所致,治法应以败毒驱邪为主,尤以保津液为要,故列观音救苦甘露饮,取其和平中正之义。又将理中汤、五苓散列为治霍乱吐泻之要
出《串雅内编》。走方医把药性下行的叫做串。串药多泻。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,用黑牵牛末为丸,陈皮、生姜煎汤送下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哈士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鹿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流注指要赋条。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病名。①《喉科全钥》卷上:“风火随胃气上升,薰蒸肺管。初起痛甚,肿者多,不肿者亦有。不能食,咽津犹可。悬壅下垂,肉色瘀紫。继则溃烂,急则闭喉而死。”②指一般急性的喉风,为走马喉风的同义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胛骨出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二胡麻油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