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马莳(shī 时)

马莳(shī 时)

【介绍】:

明代医家。字玄台或元台(一说字仲化)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他根据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《黄帝内经》十八卷以及《素问离合真邪论》所载“九针九篇”的说法,认为《内经》应分为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各九卷,并认为王冰等人的注解卷数与古书记载不合,《灵枢》文字古奥,自古无注,于是对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重新分卷,加以注解,编注成《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》及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(最早全注本)各九卷。前者的注释错误较多,无何发明;后者的注释较好,尤其是经络穴道方面较为详明,多为后世医家所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湿厥头痛

    病证名。指湿浊上蒙,清阳不升而致的头痛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湿厥头痛,冒雨伤湿,头重眩痛,阴雨则甚。”由湿浊上壅所致。证见头痛眩晕,头重身重,阴雨时病情加剧,苔白腻,脉濡滑等。治宜温阳化湿为主。用

  • 大鸿

    见鬼臾区条。

  • 神仙驱毒一扫丹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八方。雄黄、朱砂各二钱,牛黄、麝香各二分。为细末,猪胆汁调敷患处。治痈疽发背,无名肿毒,赤紫丹瘤,缠喉风初起。

  • 丛毛

    即聚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肝足厥阴之脉,起于大指丛毛之际……。”见聚毛条。

  • 水底捞月

    小儿推拿方法。用于治疗发热等症。操作方法有:①先掐总经,清天河水,滴一点水于劳宫处,用手扇几下,再滴一点水于总筋处,然后用屈曲的中指节往右运劳宫穴,并以口吹气,随吹随运。《小儿按摩经·手诀》:“先清天

  • 痰多沫

    痰带青而多泡沫,多为肝经风痰;痰多白沫,无力作咳,咳则气促,多属肺虚。

  • 热伤气

    暑热侵入,则腠理开而多汗,开泄太过,伤津耗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寒伤形,热伤气。”马莳注:“热为阳,而气亦属阳,热则气散而气斯病矣。”张志聪注:“热则阳盛,故伤气。”

  • 手足汗

    证名。见《伤寒明理论》第一卷。多属脾胃湿蒸,旁达四肢所致。其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。若手足心热者属阴血虚;手足心发凉者属中阳不足。阴血虚者服麦味地黄汤;中阳不足者服理中汤加乌梅;日久不愈,气血俱伤者服十全

  • 如圣饮子

    《癍论萃英》方。桔梗、生甘草、牛蒡子(炒)各一两,麦门冬(去心)半两。共为末,加竹叶同煎,徐服。治小儿疮疹毒攻咽喉疼痛。

  • 心虫病

    病名。心虫即蛔虫。《普济本事方·诸虫飞尸鬼疰》:“心虫曰蛔。”即蛔虫病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