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食癥

食癥

病名。十二癥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候其人发语声嘶中满浊而后语,乏气拖舌,语而不出,此人食结在腹,病寒,日里常水出,四体洒洒,常如发疟,饮食不能常,自闷闷而痛,此食癥病也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二:“论曰,脾胃虚弱,饮食累伤,积久不去,结在肠内,与正气交争则心腹鞭痛,妨害饮食,肢体消瘦,以手按之,积块有形,谓之食癥。”《类证治裁·痃癖癥瘕诸积论治》:“食癥,脾胃先弱,饮食失调,生冷不化,日渐成块,治先主疏导而佐以和中,大和中饮或消食丸。若气壅血滞,形寒者,乌药散脾气虚血不行者,芎归四君汤;脾气郁血不行者,归脾汤;肝脾血燥不行者,加味逍遥散。”亦可用槟榔丸麦蘖汤、丁香丸等方。参见癥病、十二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东垣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杲条。

  • 退热散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赤芍药、炒黄连、木通、生地黄、炒栀子仁、黄柏(盐水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当归尾、甘草梢、牡丹皮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五钱,水煎,去滓热服。治两眼赤丝虬脉。

  • 胎气喘息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病因孕后过食生冷,兼有风寒客于肺胃,以致肺气失宣,气机不畅。症见痰喘气急,夜卧不安。宜散寒宣肺,平喘安胎。用紫苏安胎饮(紫苏、枳实、大腹皮、桔梗、贝母、知母、当归、桑白皮、

  • 清咽渗湿汤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葛根、枇杷叶(绢包)、大豆卷、茵陈、薄荷、蚕蜕、牛蒡子、茯苓皮、通草、滑石、连翘、马勃。地浆水煎服。治疫喉红肿白腐,微汗身热,痧隐心烦,脘痞溲少,上喘下利,苔色灰潮而黄,脉濡带数。

  • 黄鹂芽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即黄练芽,详该条。

  • 白干苔满黑刺舌

    指舌苔白而干,满布黑芒刺的舌象。应辨寒热真假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白苔黑刺满舌者,如刮之黑刺即净,光润不干,渴不多饮,在杂病为真寒假热。若刺刮之不净,干燥粗涩,乃表经皆热极,传入阳明里证。”当结合因证予以

  • 九层皮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救必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恚气

    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恚气,则积聚在心下,不可饮食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
  • 麻后有痰

    麻疹后期而吐痰者。《麻疹全书》:“吐痰之证有二:有吐出而白者;有吐出而成块者,皆肺胃之火欠清而作也,俱宜清肺消痰降火为急,以杏仁清肺汤去甘草、桔梗,加黄芩,……但清痰切勿用半夏、南星等燥药,惟宜用天花

  • 烦躁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烦为心热、郁烦;躁为躁急、躁动。烦与躁常并见,而有先后之别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二:“所谓烦躁者,谓先烦渐至躁也(先躁后烦,称为躁烦)。”本证有虚实寒热之分。在外感热病中,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