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黄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二。即脾冷涎多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即疫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足髓孔条。
五更泄的一种。因恼怒伤肝,肝气怫逆化火所致。《症因脉治·肝火五更泄泻》:“胁肋常痛,痛连小腹,夜多不寐,每至五更,小腹左角一汛,急欲登厕,火性急速,一泻即止。”脉多弦数或洪大。治宜清肝泻火,用龙胆泻肝
病名。陈自明《妇人大全良方》:“产后吹乳,因儿饮,口气所吹,令乳汁不通,壅结不通。不急治,多成痈。速服瓜蒌散及敷南星。更以手揉散之。”
见《诗经》。为茜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雪莲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淋症突然发作病情较重者。《医学入门·淋》:“热淋暴淋痛甚,八正散或五苓散合败毒散,加味石膏汤。”参见淋、热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