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尾骶骨。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龙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隋、唐时期所设的尚药局中一种官职的名称,共4名,官阶六品。专管调和宫庭药物之事,后其职位又降至从六品、正七品。
出《卫生杂兴》。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女科撮要》:“产后小腹作痛,俗名儿枕块。”即儿枕痛,详该条。
指寒证与热证错杂互见的病证。如《伤寒论》乌梅丸证即为治寒热夹杂者。《方函口诀》:“厥阴多寒热错杂之证。”除上下寒热交错之外,又有表寒里热证、表热里寒证等。详表证、里证、寒证、热证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鲜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异授眼科》。即外眦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女医家。字鬘云。江苏吴县人。长于内、妇科,咸丰年间(1851~1861年)多为士大夫延请诊病,撰有《花韵楼医案》1卷,为罕见的女中医医案著作,已刊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