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风痱

风痱

①病名。指因中风而失音不语者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八:“中风大法有四:一曰偏枯,二曰风痱、三曰风懿,四曰风痹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九:“风痱,身体强直口噤不能言。”②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治风痱不能语,手足不遂灸法:度病者手小指内歧间至指端为度;以置脐上,直望心下,以丹注度上端毕;又作两度,续所注上,合其下,开其上,取其本度,横置其开上,令三合其状,如到(倒)作厶字形。男度左手,女度右手。嫌不分了,故上丹注三处,同时起火,各一百壮愈。”即取患者小指内侧指蹼缘至指端间距离为度量单位,以其一端置脐中,沿前正中线直上,于度端定一点。于此点上再以同等长度作一倒置等边三角形,其底边呈水平,三角各顶端是穴共3穴。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风痱,定位在中脘穴下0.5寸一穴,左右旁开1.5寸各一穴,共3穴。主治中风不语,手足不遂。艾炷灸3~7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乳哺

    指喂养小儿的方法。乳,人乳;哺,喂养。婴儿初生一周,消化能力较弱,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凡乳儿不欲太饱,饱则呕吐。”婴儿逐渐长成,乳量逐渐增多,使婴儿胃口逐渐适合于食物,但乳哺

  • 滑痰

    指一咳即出之痰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一咳而痰便出者,名滑痰。属脾湿。宜南星与半夏之类燥之,滋润之味,所当忌也。”参见痰证条。

  • 腹哭钟鸣

    见《济阴纲目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肝中风

    病名。又名肝脏中风。指风邪入中于肝经而致的症候。主症为头目瞤动,胁痛,常伛偻而行,或踞坐不得低头等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肝中风者,头目瞤,两胁痛,行常伛,令人嗜甘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

  • 信砒

    出宋·孙用和《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》。即砒石。详该条。

  • 固肾涩精

    收涩法之一。治疗肾气不固而遗精、滑泄的方法。症见频频滑泄、盗汗不止、腰痠耳鸣、四肢无力,用金锁固精丸、菟丝子丸。

  • 两气

    ①真气与邪气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真邪相攻,两气相搏,乃合为胀也。”②两种邪气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阳气少,阴气盛,两气相感,故汗出而濡也。”

  • 冲剂

    即冲服剂。详该条。

  • 脏腑性鉴

    书名。又名《脏腑性鉴增补》。清·尤乘辑。2卷。全书以《人镜经》内容为主,兼辑《内经》及历代诸家对脏腑的论述。卷首为脏腑总论及阴阳五行论;卷上、下分论五脏六腑的功能,叙述有关脏腑性能、病证、诊法、治法及

  • 清散汤

    《外科真诠》方。茯苓、赤茯苓、当归、栀子(炒炭)、荆芥、黄柏各一钱,防风三分,生地黄、麦门冬各二钱,甘草五分。水煎服。治厥阴肝经虚火外发而致的胡漏丹,症见阴囊下红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