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肝郁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。即终之气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痰饮喘逆之因:饮水过多,脾弱不能四布,水积肠间,成痰成饮,上干肺家。”证见时咳时呕,卧下喘逆,面色虚白,肠中漉漉有声,甚则喘息倚肩。脉多弦滑,如弦紧则为寒饮、弦数为痰热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即荷包花,详该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见顾允若《妇科辑要》。指脐带绕颈造成的难产。详碍产条。
瘟疫。感受疫疬之气而发生的多种流行性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总称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五疫之至,皆相染易,无问大小,病状相似。”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阳气偏胜,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。
病证名。蛔虫又名蚘、长虫、蚘虫。状如蚯蚓,寄生在小肠内。静止时无自觉症状。在初期或有发热、咳嗽。肠蛔虫病时,可有食欲不振,恶心呕吐,胃部不适,流涎,腹痛,易激怒,梦惊,夜间磨牙,鼻痒,偶有惊厥等症。蛔
八风之一。指从西北方来的风邪。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:“风从西北方来,名曰折风,其伤人也,内舍于小肠,外在于手太阳脉,脉绝则溢,脉闭则结不通,善暴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