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頄(qiú 求)

猜你喜欢

  • 仁斋直指方

    见仁斋直指条。

  • 大酸味草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分肉

    ①肌肉。前人称肌肉外层(皮下脂肪)为白肉,内层(肌肉组织)为赤肉,赤白相分;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者,故名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卫气者,所以温分肉、充皮肤、肥腠理、司开阖者也。”②经穴名。即阳辅穴,属足少阳

  • 曲蟮拱头

    出《外科备要》中卷。即蝼蛄疖。因其未破者如曲蟮拱头,故名。详蝼蛄疖条。

  • 吕读

    【介绍】:见吕应钟条。

  • 蛇啮

    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即蛇咬伤。可分无毒蛇咬伤和有毒蛇咬伤。前者危害不大,按一般外伤处理即可。后者伤后,局部逐渐红肿、疼痛,久则更剧,以至伤处起水泡,甚则发黑形成溃疡,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出汗、胸闷、四肢

  • 十二经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从十二经脉分出,走向体腔、头面的重要支脉。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可以用离、合、出、入四字概括,即从四肢部的本经别离(离),进入体腔(入),浅出体表(出)而上头项,然后阴经的经别归向与相

  • 仁端录痘疹

    见仁端录条。

  • 汗证

    证名。见《医学正传》。指汗出异常的症候。一般分自汗、盗汗两类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汗出一证,有自汗者,有盗汗者。”由于病情不同,汗证有阴汗、阳汗之分。并有战汗、狂汗、红汗、漏汗、阴盛格阳汗、亡阳汗

  • 济生拔粹

    丛书名。元·杜思敬辑。刊于1308年。是中医丛书较早的一种。择要辑录金元时期医著十九种,包括:《针经节要》、《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》、《窦太师流注指要赋》、《针经摘英集》、《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