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即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见近时十便良方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石门。见该条。
出《汉书》。为金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肾阳。详该条。
出《尔雅·郭璞注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见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紫萁贯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病证名。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“妇人阴中生核,肿大不消,此亦阴挺之类,用蚌蛤肉塞阴中,日换数次,早服补中益气汤,晚服龙胆泻肝汤,连服数日即消;消后再用四物汤加柴胡、山栀、龙胆草调理。”
严寒的气候能伤害人的经脉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》:“极寒伤经,极热伤络。”因寒邪侵入,留滞于经络筋肉关节,使经络踡缩,气血运行受阻之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