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阴生于阳

阴生于阳

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,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,所谓“阳气根于阴,阴气根于阳,无阴则阳无以生,无阳则阴无以化,全阴则阳气不极,全阳则阴气不穷。”(王冰注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)在人体来说,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,有赖于阳气的摄纳、运化、输布和固守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者,卫外而为固也。”即此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蜜

    出《药性论》。为蜂蜜之白色至淡黄色者,详蜂蜜条。

  • 舶茴香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吹口散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。即吹口丹,见该条。

  • 食鯸鲐鱼中毒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食鲐鱼中毒候》:“此鱼肝及腹内子有大毒,不可食。食之,往往致死。”即河豚中毒。详该条。

  • 莲肉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莲子的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便

    ①从肛门排出的饮食糟粕。又称大溲、屎。了解大便性状及排便情况是问诊内容之一。②排大便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厥气走喉而不能言,手足清,大便不利,取足太阴。”

  • 榖树子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楮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高曲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注。即商曲。见该条。

  • 无柄紫堇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夏天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狗尾巴子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青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