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阴囊忽肿

阴囊忽肿

病证名。见《寿世保元》卷八。多由风邪或虫蚁咬伤而致。症为骤然阴囊肿痛。可用蝉退半两煎水外洗,内服五苓散灯草煎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燕菜

    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燕窝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狂言谵语

    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八。多因产后失血,心血不足,心神失养,败血扰心;或外感风寒,恶露不行;或产伤气血,心气大虚所致。症见言语颠倒,眼见异物,狂乱胡言。产后失血,心血不足,则宜芎归合华佗愈风汤;败血扰

  • 邢元朴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痈疽论》一卷,已佚。

  • 太冲

    经穴名,代号LR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输(土)、原穴。位于足背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布有腓深神经的分支,并有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跖骨背动脉通过。主治头痛,眩晕,失眠,癫痫,目赤肿痛,

  • 血箭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地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手盘出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桡腕关节脱位。详手掌根出臼条。

  • 和胃

    又称和中。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。胃气不和表现为胃脘胀闷、暖气吐酸、厌食、舌淡苔白等证候,用陈皮、姜半夏、木香、砂仁等药。

  • 指南摘要

    见医学便览条。

  • 病能

    能,古通态。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、发病机理的统称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愿闻其诊,及其病能。”《素问》又有《病能论篇》,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。

  • 流涎

    证名。口角流涎,难以控制。《张氏医通》:“夫脾主涎,脾虚则不能收摄,多兼流涎。”参见脾风多涎、脾热多涎、脾冷涎多、脾虚多涎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