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和艾灸的合称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刺灸砭石毒药所主。”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惊吐。见该条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六经厥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暴聋,颊肿,胁胻拘痛,名少阳厥。……考其厥因,多以不胜乘其所胜,气不得行,遂致于逆。”参见六经厥、厥证条。
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,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;狭义指思维意识活动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两精相搏谓之神。”《灵枢·平人绝谷》:“故神者,水谷之精气也。”说明先后天的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,所以望神在
股(大腿)的外侧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股骨上空在股阳,出上膝四寸。”
为牙齿所在之处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二:“外板则为牙,内床则为齿。”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必胜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第八。又称沙淋、石淋。以小便排出沙石为主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五淋二浊源流》:“轻则为沙,重则为石。”详石淋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嗌乳。乳哺儿常见病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伤乳吐,才乳哺后即吐,或少停而吐,此因乳饮无度,脾气弱不能运化,故有此证。”治宜节制乳食,并服健脾消乳之剂。如消乳丸(《婴童百问》:陈皮、甘草、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