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扶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舌淡青紫,而中有黄湿苔。为食伤脾胃,里寒实证之候。如胃脘脐周按之硬痛,或时有矢气,脉沉细者,可用温下法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桡腕关节脱位。详手掌根出臼条。
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即拯阴理劳汤,见该条。
治法之一。①指阻塞不通的病证用补益固涩的方法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塞因塞用。”详塞因塞用条。②外治法之一。即塞法。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》。即木鳖子,详该条。
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四引深师方。独活八两,葛根六两,生姜五两,炙甘草二两。水煎,分三次服,微汗佳。治产后中风,口噤不知人。
【介绍】:见陈良佑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