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上胞下垂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齿虫。①指牙被虫蛀而痛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牙虫是虫食于牙,牙根有孔,虫在其间,亦令牙疼痛。”②指蛀蚀牙齿的虫。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一:“五倍子煎浓汁,含漱数次,其虫立死,其患永除。”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于雨水日后,三浴以药泄汗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中封。见该条。
纯红舌满布黄色星点。为湿热薰蒸脾胃,将发黄疸之候,宜清热利湿退黄。
【介绍】:见昙鸾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学传灯》卷下方。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车前子、泽泻、厚朴、薏苡仁、炮姜、附子、陈皮、山药。水煎服。治湿泻,腹中不痛,所泻皆水,或遍身发肿,日久肢冷脉细,元气大虚,及久泻脾虚发肿者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