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医钞类编》。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症。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。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沉香、木香各半两,半夏曲(姜汁、竹沥汁制)四两,黄连(姜汁炒)、甘草各一两,人参、白术、茯苓各三两。为细末,甘草煎汤泛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钱,空腹淡姜汤送下。治脾虚热痰堵塞,膈气
伤科,是指诊治跌打损伤的一门专科。《周礼·天官》疡医“掌肿疡、溃疡、金疡、折疡之祝药……”。其中金疡、折疡,是最早的伤科。汉代军营有专门记述伤科疾病的《折伤簿》。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(成书于公元841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鹅脚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牛奶浆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白睛生漏的证候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漏生在气轮,金坚而位旁,为害稍迟,故曰偏漏。其流如稠浊白水,重则流脓,久而失治,水泄膏枯,目亦损矣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天窗。见该条。
即关刺。出《黄帝内经太素》,见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鲜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