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伤寒方论》20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图南。江西丰城人。精于医术,旅游行医于宝庆(湖南邵阳)。专心研究四诊,治病认真如临大敌,遇有疑难,常静夜思索,晨起即赴病家处治,并常用所得报酬购买奇方秘论。著《医经翼耑》,已佚。
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百眼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
见大生要旨条。
证名。见《赤水玄珠》卷三。指眼珠痛,参见目痛条。
即螳螂子。见该条。
阳气虚衰的病机之一。阳虚则阴盛,阴盛则内寒。临床多见形寒肢冷及水肿、痰饮等症。非因外感寒邪,而是体内阳虚所致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其寒也,不从外,皆从内也。”参见内寒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苍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陆锦燧辑于1922年。本书辑录清代名医江涵暾、费伯雄、吴贞、薛承基等八家所编医学歌赋,包括脉诊、舌诊、伤寒辨证、药物及方剂等内容,供初学者习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