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论方

论方

宋代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。用以试验其对古代医方的配伍原则以及君、臣、佐、使的理论和方法等的掌握情况。相当于今之方剂学考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藤子

    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腰黄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雄黄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脚鱼壳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鳖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营池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别名阴阳。位于足内踝下缘前、后之凹陷处,每侧二穴,左右计4穴。主治月经过多,赤白带下。直刺0.2~0.3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  • 脑渗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学准绳六要》。即鼻渊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癞蛤蟆酥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蟾酥,详该条。

  • 桃树皮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桃茎白皮,详该条。

  • 女科万金方

    书名。1卷。旧题宋·薛古愚撰,撰年不详。本书论述女科调经及胎产诸证,有歌诀、问答、论证及立方等内容。书中载有“东垣曰”字样,似非宋人所撰。现北京图书馆存明崇祯己巳(1629年)抄本。

  • 寒极生热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,认为阴寒之证,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生热象,有如冬寒转化为春温、夏暑。在病理变化中如寒证发展到寒极阶段,格阳于外,虚火浮动,出现阴盛格阳的假热现象。

  • 水金铃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