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孕妇背痛者,气所滞也,宜紫苏饮。”
《素问》篇名。宣明,即阐明;五气,指五脏的功能活动。本篇根据五行学说,论述五脏之气与五脏病,五脉、五恶、五液、五禁、五乱的关系。并按五脏来分类归纳,提供诊断和治疗上的运用。因旨在阐明五脏功能活动的相互
上列齿的牙床。详牙床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尚文,号节庵。浙江余杭人,生活于15世纪。《杭州府志》记其幼读儒书,旁通百家之学,治病有奇效,为一时名医。正统年间曾为官方征用,后引疾归里。撰《伤寒六书》,流行较广,颇有影响。
【介绍】:见陈士铎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菝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同语。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等。《素问·热论》称谵言。指阳明实热或温邪入于营血,热邪扰及神明时,出现神志不清、胡言乱语的重症。实证为多。见于伤寒阳明腑证、蓄血证、热入心包等。治宜泻热清心
①指脾脏。五脏中,心、肝、肺、肾四脏之脉均各合于四时中之一时,唯脾脏之脉不得独主一时,故谓孤脏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脾脉者土也,孤脏以灌四傍者也。”张志聪注:“四时之脉,止合四脏,而脾脏之脉各主四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桃茎白皮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。①阴寒盛损伤了阳气,治宜扶阳。例如水肿病,唇舌色淡、语言低怯、手足不温、小便不利或清长、大便稀薄、脉沉迟,用实脾饮温阳健脾、行气利水。②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