蟾蜍草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盱水(今江西境内)人。曾任澧阳(今湖南澧县)教授,撰《产乳备要》,已佚。
病证名。指胎漏下血。陈无咎《女科难题》:“怀胎而月经忽来者,名曰流红。”
寒湿的气候环境中产生的致病物质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厥阴在泉,清毒不生。”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鬼灯笼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井疽局部肿痛躁热者。见井疽条。②见《枕藏外科钞》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出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杜鹃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钩藤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亩条。
十问之一。大、小二便的变化,不但反映有关脏腑的病变,还可以识别疾病的寒热虚实。问大便要了解排便的次数、形状、颜色、气味及排便前后的感觉等。大便秘结难解,稠粘臭秽或夹有脓血,伴有实热脉证的,多属实热证。
病名。又称胃泻。出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胃泄者,饮食不化,完谷出,色黄。风乘胃也,宜辛剂之类。”《宣明论方·濡泄证》:“胃泄如随气而下利,豆蔻散主之。”如因肠胃积滞未去,可用通下。《素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