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隔饼灸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风牵睑出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临床应用》。为黑大豆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子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夜半而阴陇为重阴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病名。又名注夏。①指有明显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一。《时病论》:“疰夏者,每逢春夏之交,日长暴暖,忽然眩晕,头痛,身倦,脚软,体热食少,频欲呵欠,心烦自汗是也。”治宜益气阴,消暑热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生于频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,证治同疔疮。
书名。清·计楠撰。3卷。刊于1804年。分杂证述略、妇科述略和产后述略,阐述作者诊治经验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书名。统指《开宝新详定本草》及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详开宝新详定本草条。
①指女子阴蒂过大。杨志一《生育问题》:“女子阴核过大,性欲一至亦能自举,状如阴中有角,故以角症名之,又名半阴阳,俗称雌雄人。”详见角条。②泛指两性畸形者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山寿。笠泽(今江苏吴江)人。辑《急救应验良方》(1872年刻行)、《急救痧证全集》(1883年刻行)等书,主张用针灸法治疗痧证及急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