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果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杧果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杧果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旋台骨。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属怔忡之类。掣,牵引。以心悸掣动为主症,故名。多因心气虚寒,或胆与三焦之火传心所致。症见心动不宁,有牵引、紧缩感,甚则作痛,伴少气,咳呛或便泄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一阳发病,少气,善咳,善泄
病证名。①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不论(眼之)何部生漏,但从黄昏至天晓则痛胀,流水作青黑色或腥臭不可闻,日间则稍可,非若他证之长流,乃幽阴中有伏隐之火随气升而来,故遇阴分即病重,治当温而清之。”宜黄芪汤
①经穴名。即然谷穴。《针灸甲乙经》卷十二:“女子不孕,阴暴出,经水漏,然骨主之。”见然谷条。②骨骼部位名。相当于舟状骨部分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脉者,少阴之别,起于然骨之后。”杨上善云:“然骨在内踝下近
丛书名。周禹锡编。刊于1938年。包括《生理约编》、《病理约编》、《诊断约编》、《药物约编》、《处方约编》、《内科约编》、《妇科约编》、《儿科约编》、《瘟疫约编》、《医腾约编》共10种,书中以中医理、
药物学著作。12卷。明·陈嘉谟撰。刊于1525年。卷首有历代名医图、姓氏及总论药性。卷1~12分为草(上、中、下)、木、谷、菜、果、石、兽、禽、虫鱼及人部等10部,共742种药。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
《揣摩有得集》方。泽兰叶五钱,炒青皮、贝母、当归、栝蒌、炒地肤子各一钱半,白芷五分,山甲珠三分,蒲公英三钱,乳香、没药、甘草各一钱。水煎服。治乳痈,红肿疼痛,发烧发冷。
即辟谷。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脐下4寸(中极)旁开0.2寸处。主治子宫脱垂。直刺0.5~0.7寸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破骨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