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浊阴出下窍。”
《素问》篇名。主要讨论三部九候的诊脉法。以人身上中下分为三部,每部又以天地人分作三候,三部综合,共得九候。篇中指出三部九候脉必须相应,否则即属病态,并提示脉症合参的重要性。本文从三部九候的变化,了解病
圆,通员。即员利针。详该条。
见本事方续集条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男妇小儿眼科七十二症》。多因脾经湿滞所致。症见两睑赤烂,时痒流泪。治宜祛风清热除湿等法。
证名。指似饥不饥,似痛不痛,胃脘痞满暖气之证。多由心血虚少,痰火扰动所致。《松崖医径·嘈杂嗳气》:“嘈杂者,似饥不饥,似痛不痛。主心血虚少,痰火所挠,而有懊憹不自宁之况者是也。其证或兼嗳气,或兼痞满,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土贝母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核桃楸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