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辨证录》卷十方。生甘草、大黄、金银花各一两。水煎服。治钩吻中毒。
病证名。指泄利挟有表热者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外证未除,而数下之,遂协热而利,利下不止,心下痞鞭,表里不解者,桂枝人参汤主之。”亦有指热泻者。参协热下利、夹热自利条。
①指阳维之脉。《素问·刺腰痛论》:“肉里之脉,令人腰痛,不可以欬,欬则筋缩急。”王冰注:“肉里之脉,少阳所生,则阳维之脉气所发也。”②指阳辅穴。张志聪注:“肉者分肉,里者肌肉之文理也……足少阳阳辅穴,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蛤蚧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大豆黄卷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。详三品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“虫形如蟹,为筋肉所化,走于皮中作声如儿啼。用雷丸、雄黄等分末,掺猪肉上,炙肉食之。”供参。
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目昏,详该条。
见痘疹金镜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