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伏龙肝,详该条。
民族医书。罗秉芬等编译。全书收载编号为P.T.1057号、P.T.127号、P.T.1044号和India Office56卷57号的四篇吐蕃时期藏文藏医学文献。其中两篇是医方汇编,另两篇介绍火灸疗法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常以巫术治病,善治外症。
合,指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一合是指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相合而言。
即八段锦。详该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即木芙蓉叶,详该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赤芍药、炒黄连、木通、生地黄、炒栀子仁、黄柏(盐水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当归尾、甘草梢、牡丹皮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五钱,水煎,去滓热服。治两眼赤丝虬脉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韶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风痰火气郁于咽、膈所致。症见牙关紧塞,口不能言,唇清面紫,时流冷涕,汤水难咽,咽喉肿痛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哑瘴喉症犯咽膈,口不言兮牙关塞,面紫唇青冷涕流,风疏痰降即无厄。”治宜疏风宣肺,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