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脉会

猜你喜欢

  • 咽喉科

   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宋代未独立设科,元、明代医学分十三科,始独立设咽喉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
  • 空沙参

    ①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南沙参之处方名。②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荠苨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盘疝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腹中痛在脐旁,名曰盘疝。”多由感寒气滞所致。治宜散寒理气,用芍药甘草汤加肉桂、香附。

  • 阴漏

    病证名。①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不论(眼之)何部生漏,但从黄昏至天晓则痛胀,流水作青黑色或腥臭不可闻,日间则稍可,非若他证之长流,乃幽阴中有伏隐之火随气升而来,故遇阴分即病重,治当温而清之。”宜黄芪汤

  • 肺痿喘

    证名。指肺痿病症所出现的气喘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肺痿喘,唾有脓血或浊痰,宜紫菀散。”本证所指肺痿与通常所称之由肺损阴虚或肺寒阳虚的肺痿有别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中:“肺痿,咳唾脓血。”本证可

  • 散笑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刺疔捷法》。位于迎香穴下方,当鼻唇沟之中点处。主治鼻塞,面瘫,疔疮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

  • 党永年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神秘名医录》2卷,已佚。

  • 八月炸藤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木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疫喉初起三禁

    疫喉治则。指疫喉初起在治疗上的三个禁忌原则:①切忌辛温发表。因患疫喉多系火热邪毒为害。若误用辛温,必更伤津液,则其焰益炽引动肝风而发痉厥。②切忌应用大剂苦寒药。治宜清凉宣化,导邪外达。若过用苦寒泄热,

  • 骨出

    病名。见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