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科著作。4卷。明·寇平撰。刊于1468年。卷1总论儿科医生之守则,服药须知,小儿的生理、血气、禀赋、保育、调理以及面部与手部望诊等;卷2论小儿脉法、初生儿的护理及常见病;卷3~4分论小儿诸病(以内科
【介绍】:见邵弁条。
解剖名。①见《银海精微》。指目珠。详该条。②见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卷上。指今之晶状体,参见黄精条。
病名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楚人多食酸则齿软。”详齿齼、齿齭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白降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履岩本草》。即梧桐白皮,详该条。
即聚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肝足厥阴之脉,起于大指丛毛之际……。”见聚毛条。
病证名。我国地方病的一种,因其虫形似姜片,故名。虫色赤如生肉,故又叫赤虫。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华中某些地区都有流行,长江以北很少。本病可引起腹痛,腹泻,浮肿,贫血等症状,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,但预后一般良
【介绍】:见朱震亨条。
腹部的俗称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此人肚中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