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云洲。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家世三代业医。他继承医业,更有发挥,参照《内经》等古典医籍,博采古方,引述宋、元迄明代名家之说,并有所变通,编成《明医指掌》一书,记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少林内功》。取弓箭步,两手由后向前上方亮掌,掌心朝前,指尖相对,目注掌背,上身略前倾,换步时向后转,两手收回至腰后,再向上亮掌。
病证名。休息痢类型之一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由劳心过度,饮食伤损,脾肾相传所致。详休息痢条。
①五脏之经脉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治之各通其藏脉。”一说指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。②真脏之脉。详真脏脉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文人。字东亭。浙江会稽人。辑家藏及所搜集之医方于1734年编《惠直堂经验方》一书,包括验方900多首,另附治疗怪症、急救、救荒等方,总计1000多首。
①人体部位名。指上、下眼睑部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目纲者,即上、下目胞之两睑也,又名曰睫,司目之开阖也。”其中上眼睑部又称目上纲(或作目上网),下眼睑部又称目下纲(或作目下网)。②即目眩,详该条。
见本草乘雅半偈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天相。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。年轻时学儒,后改学医。先从名医汪机学习,后又去姑苏等地求师,于是精通医学。行医四十年,疗效较好。在医学理论上,推崇李杲扶元气的主张,撰有《试效集成》等
书名。1卷。清·潘蔚撰。刊于1877年。分调经、安胎、临产及产后四节。论述简要,内容比较切于实用。本书收入《园医学六种》中。
病名。指瘰疬由咳嗽日久而发者。出《疬科全书》。治法:因外感咳嗽而发者,宜服加减黄芩知母汤。由内伤咳嗽而发者,用加减八珍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