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胁痛里急

胁痛里急

证名。指胁肋部疼痛,拘急不舒。多由受寒血虚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寒疝腹中痛,及胁痛里急者,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。”尤在泾注:“血虚则脉不荣,寒多则脉绌急,故腹胁痛里急也。当归生姜温血散寒,羊肉补虚益血也。”亦可由湿热内郁而致。《证治汇补·胁痛章》:“两胁搐急,腰腿痛,不能转侧者,湿热郁也。”参见胁痛,胁肋胀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生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泗州(今安徽盱眙)人。原为儒生,后弃儒从岳父杨介习医,精通医术,曾任医科博士。

  • 巨胜苗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胡麻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环维黄杨星D

    【英文名】CYCLOVIROBUXINUM D【来源】本品为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 Sieb.et Zucc.var.sinica Rehd.et Wils.及其同属植物

  • 寸疔

    病名。指疔之一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指疔生手指骨节间。”证治见指疔条。

  • 多唾

    病证名。多由胃气虚寒,留饮不清致多唾,咯之不尽。宜温胃散寒健脾。可选用桂附理中汤、香砂六君子汤等加减。

  • 打枪子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太阳表证

    即太阳经病。亦称伤寒表证。详该条。

  • 素髎

    经穴名。代号DU2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面王,鼻准,准头。属督脉。位于鼻尖正中。布有筛前神经的鼻外支和面动静脉鼻背支。主治昏迷,鼻塞,鼻衄,鼻渊,酒皶鼻,鼻息肉,小儿惊风;以及休克,窒息,低血压,

  • 清心开窍

    即清热开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芎术丸

    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越鞠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