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性医书。66卷。越南·黎有卓撰。刊于1879~1885年(越南·嗣德32年~咸德元年)。本书用汉文写成。书中首录《内经》要旨,并广泛地论述了阴阳、五行、脉法、病机、治则、本草、临床各科证治,以及作
病名。即哑瘴喉风。详该条。
见田氏保婴集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文晟辑,费伯雄鉴定。刊于1850年。本书将可以疗病的食物本草分为谷、豆、菜、瓜、果、味、禽、兽、鱼、虫等10部,共约200种,每种列述性味、采用、主治及宜忌等,内容简要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冬春之季,风邪犯肺而致的喘嗽。症见恶寒,或微热,咳嗽气急。治宜疏风宣肺。用止嗽散加减。
小儿食指三关八种脉纹主病。《幼幼新书》引《水镜·八脉主病要括》:“形如鱼刺物惊瘥,形似悬针泻痢多。水字肺惊证已见,乙知疳疾要调和。”“形如曲虫疳患久,如环肾积细详看。逢纹乱后知虫犯,流米通身莫望安。”
病症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指因肺胃热盛,迫血妄行的衄血。《张氏医通·衄血》:“实热衄血,脉实大便秘者,犀角地黄汤加木香大黄。”参见鼻衄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驳骨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生山药30克,清半夏9克,山茱萸15克,生赭石18克,炒牛蒡子6克,白芍药12克,甘草4.5克。水煎服。治因吐衄不止,致阴分亏损,不能潜阳而作热,不能纳气而作喘。甚或冲气因虚上千
温热病内陷营血阶段的证型之一。主要证候有高热、神昏、谵语,甚则昏迷不醒、四肢厥逆、或见抽搐等。可见于各型脑炎、化脓性脑膜炎、大叶性肺炎、中毒性痢疾、中暑等急性热病的极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