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沉香阿魏丸,见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青叶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水胡满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肾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七方。又名醉消散。黑牵牛子(头末)、母丁香、何首乌、槟榔、荆芥、三棱(醋炒)、莪术(醋炒)、熟地黄、巴豆、五灵脂、大黄、白豆蔻仁、桂枝、穿山甲、当归、赤芍药、川乌、小茴香、草乌、炒杏仁、
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七。即代指。见该条。
见皮内针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,只设1人,始设于1272年(至元九年),官阶从五品。
病名。此症为牙根叉中肿胀,色红疼痛,甚则牙关紧闭,饮食有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牙叉生于牙根叉中,齿不能开,牙关紧闭……此症初起势甚,至夜尤甚。”多由阳明火毒上冲所致。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官员,主管该局之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