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肺为咳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病始生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百病,泛指多种疾病;始生,即开始发生。本篇着重论述内伤外感诸病的发病因素,病邪伤害人体的途径,病邪的传变及其一般见证,故名。

  • 朦昧

    证名。见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一作蒙昧。指神情昏昧,意识不清,如有物蒙蔽之状。

  • 类聚祛风散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三方。硫黄、寒水石、枯矾、贯众各二两,蛇床子一两,朴硝五钱。为细末,猪油捣烂调敷。治大麻风。

  • 白涩症

    眼科病证。出《审视瑶函》。俗名白眼。多由肺阴不足或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所致;亦可因湿热蕴结,火伏气分而发。本症眼无明显外证,“不肿不赤,爽快不得,沙涩昏朦”(《审视瑶函》)。治法:养阴清热,可选服养阴清

  • 外表、表浅或轻微之意,与里相对而言。如人本的皮毛、肌腠、经络为外,属表;外感邪在卫分或太阳经属表,病较轻浅,法当解表。

  • 黑瓣红底舌

    黑瓣苔,瓣底红。为脏腑热甚,消灼津血。症见口开目闭、烦躁沾语、狂妄便闭等,急用大承气汤下之,并用清热凉血之法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五阅五使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张景岳注:“阅,外候也。使,所使也。五脏藏于中,五官见于外,内外相应,故为五藏之阅。”本篇主要论述五脏与五官、五色内外相应的关系。外察五官五色,可以测知内在脏腑的病变;而内在脏腑的病变

  • 石苔花

    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石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邪所

    病邪侵入的部位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无中其经,邪所乃能立虚。”高士宗注:“使病无中其经,庶受邪之所,乃能立虚。立虚者,使邪即去毋容缓也,此微泻兼补之法也。”

  • 子明

    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扁鹊的弟子,详见子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