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肝厥

猜你喜欢

  • 牙齿虫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牙齿虫,是虫食牙,又食于齿,亦令牙齿疼痛。皆牙齿根有孔,虫居其内,食牙齿尽,又度食余牙齿。”参见牙虫、齿虫条。

  • 小肠病

    六腑病候之一。小肠受盛胃中水谷,主转输清浊,与心相为表里,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,多由客寒蕴热、气滞郁结或气虚不禁所致。临床表现多见二便失常,并可兼见心经症状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篇》:“小肠病者,小腹痛

  • 太乙天符

    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。指既为天符、又为岁会之年,即司天之气、中运之气和岁支之气三者会合。戊午、乙酉、己丑、己未均属太乙天符年。

  • 八麻子

    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筋会

    八会穴之一。《难经·四十五难》:“筋会阳陵泉。”阳陵泉属于胆经穴,胆与肝相表里,肝主筋。故称筋会。凡筋肉拘急或弛缓不收等症,皆可酌情取用。

  • 赵仲衡

    【介绍】:见赵铨条。

  • 桐木皮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桐皮,详该条。

  • 熟地黄汤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四方。熟地黄(酒洗)八钱,糯米一撮,人参一钱,麦门冬一钱五分,天花粉三钱。为粗末,加生姜一片,大枣二枚,水煎服。治产后眼昏头晕,虚渴口干,气少脚弱。《证治准绳》亦有本方,但多炙甘草。

  • 柴胡退翳丸

    见《银海精微》卷下。即羌活退翳丸,见该条。

  • 骨声

    骨折断端摩擦时发出的声音。临床上用作骨折诊断指征之一。《伤科补要》卷二:“骨若全断,动则辘辘有声。若骨损未断,动则无声。或有零星败骨在内,动则淅淅有声。”由于容易引起新的损伤,故现已少用或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