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即妊娠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亦作圊血。详圊血、便血条。也指下清鲜纯血。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七:“如下清血色鲜者,肠风也;血浊而色黯者,藏毒也。”参见肠风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黄芫花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气虚下陷导致出血的病机。例如,脾胃虚弱,可致气虚下陷,不能统摄血液,出现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。临床多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某些便血患者。症见精神不振、肢体怠倦、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、面色苍白,舌淡苔少,脉虚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山扁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勋条。
古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疥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易简方》。为罂粟壳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婴孩气血未充,筋骨未坚,脾胃脆弱,若患痈疽,宜用内托、内疏和缓之药,不可用峻猛之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