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韶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癫狂》。①跳动不宁为悸。心跳不宁者称心悸,脐下搏动者称脐下悸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发汗后,其人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《伤寒明理论》释悸字云:悸,心忪也
病证名。属痛经证型之一。由于体质素虚,气血不足,经行之后气血更虚,以致冲任胞脉失养。症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,喜温喜按,经血量少,色淡质稀。治宜补气养血,扶脾止痛。方用内补当归建中汤,或用民间方:红糖、生
病名。觑,看视意。近觑,指近视的病证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久视伤睛成近觑。”即能近怯远症。参见该条。
脾主运化,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,二者关系至为密切,故往往互相影响,两脏同病。临床表现面色少华、手足不温、怠倦食少、便溏、咳嗽、短气、痰多,舌淡嫩苔白,脉虚或虚数等证候。多见于脾气不足而肺气弱者
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痓》。即阴痉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酸枣仁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痛痹、骨痹。《灵枢·贼风》:“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,藏于血脉之中,……腠理闭而不通,其开而遇风寒,则血气凝结,与故邪相袭,则为寒痹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寒痹者,四肢挛痛,关节浮肿。”《症因
出《伤寒论》。指睡眠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。即鼾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三国时医学家。广陵(今江苏境内)人。是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的弟子。华佗曾授给吴普以“五禽戏”,吴普照此锻炼得以长寿。著有《吴普本草》及《华佗药方》两书,前书计收录三国时代以前药物441种,已散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