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经行头痛

经行头痛

病证名。亦名经来头痛经行辄头痛。指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,出现以头痛为主症的病症。多由气血虚弱、阴虚肝旺、肝郁气滞血瘀痰湿所致。若素体虚弱,或大病久病,失血伤气,经行时阴血下注冲任,气血益感不足,髓海失养,症见头痛头昏、心悸气短、神疲倦怠、经血量少,治宜益气养血,方用八珍汤加细辛蔓荆子;若素体阴虚或房劳所伤,肝肾亏损,精亏血少,经行或经后,阴血益虚、肝阳偏亢,阳盛风动,上扰清空,症见巅顶掣痛,头目昏眩,烦躁易怒,口苦咽干,治宜滋阴养血柔肝熄风,方用杞菊地黄丸钩藤、蒺藜;若情志内伤肝气郁结、气滞不宣、血行不畅、瘀阻作痛,症见头两侧胀痛,胸胁苦满,时欲太息,经来不爽,经色暗,治宜舒肝解郁,和血理气,方用柴胡疏肝散;若瘀血内阻络脉,使清窍不利,不通则痛,症见头痛剧烈,痛如锥刺,治宜活血通窍,方用通窍活血汤;若脾虚中州失运,不能散津布液,聚为痰湿,经行脾气益虚,升降失司,浊邪上扰清窍,症见头重昏痛,胸闷泛恶、治宜化痰降浊,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肺伤

    指肺脏伤损的疾患。《脉经》卷六:“肺伤者,其人劳倦则咳唾血,其脉细紧浮数,皆吐血,此为操扰嗔怒得之,肺伤气拥所致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形寒寒饮伤肺,肺伤,少气,咳嗽,鼻鸣。”参见气极、七伤

  • 郑瑚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友夏。安徽祁门人。少时业儒,年长钻研医学,读《内经》等医书,为人医病,每有良效,撰有《扶婴录》一书,未见刊行。

  • 眼赤痛

    病证名。双眼赤而肿痛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二:“夫肝气通于目,脏内有热,与胸膈痰饮相搏,熏渍于肝,热气冲发于目,故令眼赤痛。”治宜清热泻肝之剂,如小防风汤(《证治准绳》:大黄、栀子、甘草、赤芍、当归、

  • 睛光瞎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即睁光瞎,详该条。

  • 医学近编

    书名。20卷。清·陈治撰。约成书于1697年左右。本书为《证治大还》之一种,内容主要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病证及治疗(包括中风、类中风、类伤寒等90种),每种引录各家学说,参以个人见解,予以介绍。书中并

  • 脓窝疮

    病名。一种化脓性皮肤病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由湿热二气交感,蕴蒸皮肤而成;或因先患湿疹、痱子,复经搔痒磨擦,破伤感染所致。好发于颜面、手臂、小腿等处。初起红斑或小水疱,旋即变成黄豆大水疱,渐成脓疱。疮

  • 痰浊

    痰湿系秽浊之邪。故称。

  • 脐石症

    病证名。见清·洪金鼎《一盘珠》卷八。指小儿脐部四周肿硬疼痛。

  • 积水

    体内储存的水液。①为阴精的组成部分。《素问·解精微论》:“水宗者,积水也,积水者至阴也,至阴者肾之精也。”②体内病理性水液的储留。

  • 肩息

    形容抬肩以助呼吸的状态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喘鸣肩息者,脉实大也,缓则生,急则死。”本症多见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。哮喘病发剧时亦可见此。参见张口抬肩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