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经络穴区带

经络穴区带

疾病反映于体表呈带状的敏感区域。穴区带疗法就以此为依据。它与敏感点(或压痛点)不同,前者为“面”,后者为“点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揄(yú 俞)申

    揄,旧作摇。指明确判断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取诸外经者,揄申而从之。”揄,牵引;申,同伸。意谓牵引或伸展四肢来寻找外经上的穴位。

  • 孔圣枕中丹

    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,见该条。

  • 杉木皮

    出《分类草药性》。即杉皮,详该条。

  • 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

   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。

  • 足厥阴之正

    十二经别之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厥阴经别,见该条。

  • 睑胞

    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

  • 软脚瘟

    病名。瘟疫见两足痿软者。一名湿温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:“软脚瘟,即湿温症,便清泄白,足肿难移是也。”治宜苍术白虎汤、增损双解散、升降散等方。不可轻下。参见瘟疫、湿温条。

  • 周杓(biāo 标)元

    【介绍】:见周魁条。

  • 活血龙

    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齿齼

    病名。因恣食酸味,致使牙齿酸痛感者,谓之齿齼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齿齼多由食酸之故。”治宜取核桃肉细嚼。本病类今之牙本质过敏。即牙齼。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