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肛漏。详该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木瓜之处方用名,详木瓜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苍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济世养生集》。即急救痧药丸,见该条。
又称心火内焚。即心热过盛,心神受扰。症见心烦失眠,怔忡不安,甚则狂躁谵语,喜笑不休等。治宜清心泻火,辅以养心安神。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又名温疟。《症因脉治·肾经疟》:“肾经温疟之症,肌肉消,脑髓烁,先见烦躁发热,躁状畏人,热势稍衰,复返归肾,又见寒候,此肾经冬受风寒温疟之症也。肾经温疟之因,冬受风寒,藏于骨髓,至春阳
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狐尿刺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许叔微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汝衡。苏州府(治今江苏苏州)人,后迁金陵(今江苏南京)。初学儒,后习医,崇尚朱丹溪、李东垣学说,治病每多良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