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出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。多由厥阴肝脉积气攻窜所致。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疝在厥阴,其出入上下不常,与狐相类,故曰狐疝风。此非外入之风,乃以肝邪为言也。”参见风疝、狐疝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琦条。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病名。见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1960年人卫版)。指在外痔中有血栓形成者。多因内热血燥,强力负重而致血络损伤血瘀而成。症为肛门部如乳头突出,色青紫,剧痛,甚者可化脓破溃成漏。治宜清热凉血。服凉血四物汤,
病名。即转胞。《太平圣惠方·治脬转诸方》:“夫脬转者,是脬屈辟,小便不通。”详转胞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脚趾关节。
见《新本草纲目》。为乌梢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。即阴脏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山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九。即洪宝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