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雪乌之藏族语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。即五更泄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木蝴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养生类著作。清·曹庭栋著,全书共五卷。初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,后因遭兵燹板毁,同治九年(1870)重刻。又名《养生随笔》。本书前二卷详晨昏动乱之宜,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,末附粥谱一卷,偕为调养治疾之需。
指肾阴液被热邪所消耗的病变。多发生在温病后期。症见低热、手足心灼热、口齿干燥、耳聋,舌光绛干瘦,脉细数或虚数等。
【介绍】:见罗知悌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四。即蒲桃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。即赤芍药,详该条。
出《摘元方》。为瓦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脚趾挛缩不展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八十九卷:“夫小儿脚拳,由在胎之时,其母脏腑内有冷积,为风邪所乘,儿生之后,肾气不足,气血未营,故令脚指拳缩不展。”治宜益肾、和血、祛风、舒筋之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