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壳藤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鱼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原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王烂疮。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》。厥,指气逆失调,因阳气偏胜,阴分不能维系而孤阳上越。如高血压的肝阳上亢证,表现为面赤、汗出、烦躁、易怒,舌红,脉弦,甚至昏仆、肢冷等。
舌质红而有裂纹。为里热内迫,肺胃阴伤,宜甘寒泻火,育阴生津。
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遵义医学院)。①红藤60克,地丁30克,川楝子15克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,分二次服。功能理气,活血,清热。治瘀滞型阑尾炎(相当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)。②红藤30克,金樱子根30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藿香汤第三方,见藿香汤条。
十三鬼穴之一。出《针灸大成》。即曲池。参鬼臣条。
出《医学启源》。为罂粟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,又名痛渴、三消,为津液枯燥,虚热内盛的病证。临床以口渴、饮多、食多、尿多而消瘦为特征。《幼科铁镜》:“三消之症,实热者少,虚热者多,不足之症……始而心肺消渴,或脾胃消中,或肾水消浊。传染日久,
病名。生于体表的一种急性热疮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赤炎风。多由心火内炽,热入血分,蕴蒸肌肤而发;或由风热犯肺,难以疏泄,郁于肌肤所致。初起皮肤灼热,继起红点,疼如火燎,甚则蔓延遍身,赤烂成疮。治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