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黄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。多由风燥伤表,内郁血分以致耗伤津液,气滞血枯而成。患处皮肤干涩枯燥,甚则裂口、出血、疼痛、手足干枯不荣。治宜养血润燥,佐以清火。内服四物汤去川芎,加麦冬、花粉、黄柏、五味子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小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即鸡冠花,详该条。
同肺热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。或野菊C.indicumL.的根。解毒,利水。①治疗疮,喉癣,癃闭。内服:煎汤,30~60克,或捣汁和酒服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即梦遗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菟丝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