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癸水

猜你喜欢

  • 赵术堂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双湖,又称观澜。江苏高邮人。久居兴化,著有《医学指归》(1848年)2卷,并曾对张元素之《脏腑标本药式》一书加以注解。

  • 昏晕

    证名。又作昏运。指头脑昏沉眩晕感觉。亦有指眩晕之常发于黄昏者。多因阴虚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眩晕》:“日晡眩晕,得卧少可,谓之昏晕,此阴虚也。”详阴虚眩晕条。

  • 人体部位名。指股部(大腿部)。髀骨即股骨,《灵枢·骨度》:“两髀之间,广六寸半。”

  • 初生儿

    从出生到一个月内为初生儿。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九·灸例第六命名为新生儿。此期小儿初离母体,形气未充,肌肤嫩弱,开始在新的环境中接触外界事物,应特别注意寒温调护,以防感邪致病。

  • 刘哈喇八都鲁

    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河东(今山西风陵渡附近)人。本姓刘,世代为医。善骑射,尤精医术,元世祖忽必烈时,改名为哈剌八都鲁。1280年(至元十七年),为太医院管勾。

  • 玉门不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经效产宝》卷中。即产门不闭,详该条。

  • 子同

    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详见子阳条。

  • 阳盛格阴

   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反常表现。病的本质属热,因邪气深伏于里,阳气被遏,不能外透,表现为四肢厥冷,脉象沉伏或服寒药不纳等假寒症状。但病人心胸烦热,腹部扪之灼热,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反映热盛本质的证候。《医宗

  • 扶正祛邪

    扶正是扶助正气,使正气加强以消除病邪。祛邪是驱除病邪,目的也是为了保存正气。临床运用时,应根据正邪盛衰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扶正祛邪、祛邪扶正或攻补兼施。扶正祛邪通常是针对正虚而邪稍衰的病情,以扶正为主、祛

  • 八月章

    出《万氏妇人科》卷一。指孕妇滋养太过,体质肥盛,胎儿过大,孕至七、八个月,腹大令孕妇坐卧不安。为防其难产,宜予服瘦胎之药,方用瘦胎丸(枳壳、白术、当归、甘草),蜜小丸,口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