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约1630~1705【介绍】:清眼科医家。名化龙。山东益都人。少因病目废读,后王万化传《孙真人眼科秘诀》治愈目疾,以眼科为业。悬壶青州,名重于时。编撰有《眼科入门》、《眼科阐微》、《注孙真人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。指鼻出血经久不愈。《诸病源候论·鼻病诸候》:“鼻衄,由热乘血气也。肝藏血,肺主气,开窍于鼻。劳损藏府,血气生热,血得热则流散妄行,随气发于鼻者名为鼻衄。藏虚不复,劳热停积,故衄经
见《中药制剂手册》。大青叶、板蓝根各3公斤,草河车、连翘各1.5公斤。用煮提法提取三次,各煮沸一小时,过滤浓缩至9公斤左右,放冷加入一倍量95%乙醇,搅匀,沉淀24小时,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,加
①同涩。枯涩、滞涩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荣泣卫除。”谓荣血枯涩,卫气的作用消失。②凝聚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入经而稽迟,泣而不行。”《素问·经络论》:“寒多则凝泣,凝泣则青黑。”③泪。《灵枢·
热厥证的一种征象。指邪热越深入,四肢厥冷的症状越深,皆因阳气被遏,邪气内闭所致。属真热假寒证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羊踯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脏正常脉象之一。指舒缓软弱的微弦脉象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平肝脉来,耎弱招招,如揭长竿末梢。”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该院低等医官,位处同监之上、提点之下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舌红而短,起白疱。是瘟疫气分热盛,津液受伤,常有声哑、咽干、口疮、烦躁等症,宜清热解毒生津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苔色微黄而滑,是风邪化热,尚未伤津,仍可清热透表;微黄而干,是邪已入里,如大便秘结,热已伤津,法当清里,不宜发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