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瘛疭

瘛疭

证名。见《灵枢·热病》。亦作瘛疭或痸疭,又称抽搐搐搦抽风等。指手足伸缩交替,抽动不已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三:“瘈者筋脉急也,疭者筋脉缓也;急者则引而缩,缓者则纵而伸。或缩或伸,动而不止者,名曰瘈疭。”多由热盛伤阴风火相煽、痰火壅滞,或因风痰、痰热所致。治宜平肝熄风清心泻火祛风涤痰等法。亦有热伤元气者,四肢困倦,指麻瘛疭,宜人参益气汤。有脾胃虚弱者,呕吐泄泻,时作瘛疭,宜补中益气汤加桂、附。有肝脏虚寒者,胁痛,眼目昏花,时时瘛疭,宜续断丸。有失血之后,气血耗伤,筋脉失养而瘛疭者,宜八珍汤加减。本证可见于多种疾患。如脑炎、脑瘤、癫痫、肝性脑病、尿毒症、高热中暑破伤风药物中毒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傅山

    【生卒】:1607~1684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文人兼医家。原字青竹,后改字青主,山西阳曲(太原)人。博通经史百家,工诗文书画,兼精医药。明亡后,隐居不仕。博览医书,医术高明。世传陈士铎撰述的《辨证录》

  • 尿孔

    尿道外口。

  • 胎病

    又名巅疾。即癫痫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人生而有病巅疾者,病名曰何?……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,其病有所大惊,气上而不下,精气并居,故令子发为巅疾也。”

  • 地精

    ①出《石药尔雅》。为肉苁蓉之别名。②出《何首乌录》。为何首乌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肥疳

    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脾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梅文梅

    【介绍】:见梅深师条。

  • 肠遗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大便不通,灸挟玉泉相去各二寸,名曰肠遗,随年壮。”并有注谓:“一云二寸半。”近代多以中极穴旁开2.5寸定位。本穴《腧穴学概论》名肠道。

  • 白口疮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痘后余毒,舌上生疮,其疮白者,名白口疮,此热在心肺二经。内服洗心散,外用朱矾散敷之。

  • 橡村痘诀

   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
  • 气虚自汗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红炉点雪》。由气虚卫不固表所致。症见自汗恶风,汗出常冷,疲乏无力,脉微而缓或虚大。治宜益气固表。可用玉屏风散、补中益气汤等方。参见自汗条。